李天才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生物学),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和《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编委。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生物矿物元素、特色生物资源利用、蛋白类新药、藏药现代化等专业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3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新增中药质量标准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教育经历
2010.9~2013.6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学习,农学博士;
1982.9~1986.7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勘查地球物理专业学习,工学学士;
2013.9~2013.12新西兰国立森林研究所(SCION),高级研究学者;
2005.3~2006.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8.3~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生物矿物元素、特色生物资源利用、蛋白类新药、藏药现代化、生物化学分析等研究工作。2004年取得硕士生导师资格,2007年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生物学)。其中:
1998.3~2002.9特色资源利用(索有瑞课题组),柴达木白刺资源持续利用和新产品研发,兼分析测试中心质量负责,原子吸收光谱组组长等;
2002.9~2011.9藏药资源与草地生态(陈桂琛创新组),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研究,青藏铁路工程植被恢复技术和环青海湖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研究;
2011.10~今 藏药药理与安全(魏立新课题组),期间2013.3~2018.8矿山植被恢复(曹广民课题组),果洛德尔尼铜矿和祁连木里煤矿迹地植被恢复工程技术研究。
1986.7~1998.3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究院,从事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矿产资源勘探、湿法冶金、生物化学工程等专业技术工作,1991年取得工程师资格,1997年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其中:
1986.9~1987.7青海省讲师团支教;
1987.8~1993.8青海省兴海县某多金属矿区、青海省果洛德尔尼铜矿区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工程技术工作,任方法组长,技术负责,项目负责等;
1993.9~1996.8青海省谢家滩镍资源中试场,总工程师,副经理;
1996.9~1998.3青海省立鑫生化制品厂,总工程师。
主要学术贡献
(1)发现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现象,提出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对矿物元素饥饿与蓄积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与数学解释,认为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生物矿物元素蓄积量的线性增加,即矿物元素饥饿效应的散度是矿物元素蓄积量的梯度。依据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进行了化学类一类新药第二功能研发和草地矿物元素蓄积模型建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草地生产力提高等应用基础研究。
(2)发现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中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及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大量探索与研究,提出草地矿物元素是草地生态系统演替变化的重要响应,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草地矿物元素蓄积分异的内动力,退化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发生的实质是矿物元素的蓄积抑制了对土壤氮素营养的摄取与吸收。试验建立了草地矿物元素蓄积分异模型和矿物元素对草地演替响应的数学模型,形成了草地矿物元素理论体系。
(3)发现矿物元素铁具有抗高原低氧的新功能作用,矿物元素锌具有促进生物早熟的新功能作用。发现广义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现象,认为水地球化学循环对于天然草地中矿物元素营养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4)发现在大时间尺度的地球地质时期内,生物矿物元素蓄积分异及其饥饿效应对于生物种群的适应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5)分离纯化出多个具有药效活性的牦牛肝蛋白,实验筛选出3个具有抗肝癌药效作用的牦牛肝蛋白(BGP),为蛋白类新药研发和牦牛肝特色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